陶瓷磚作為使用最廣泛的裝飾裝修材料之一,其支出占據著消費者裝修預算的相當比例。日前,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通報了2022年室內裝飾材料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情況,有關專業人士向讀者解讀其中陶瓷磚監督抽查數字背后的情況。
2022年陶瓷磚國家監督抽查合計覆蓋11個地區229家企業的230批次產品(不涉及出口產品)。經檢驗和綜合判定,合格產品數為199種,不合格產品數為31種,抽查不合格率為13.5%。
2018—2022年,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每年都組織陶瓷磚產品質量的監督抽查,抽查范圍覆蓋全國。抽查發現的不合格項目主要有:破壞強度、斷裂模數、吸水率、尺寸、放射性核素限量等。2022年的監督抽查不合格率為13.5%,相較于2021年上升了3.9%。
對比2021年陶瓷磚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,2022年陶瓷磚國家監督抽查中的尺寸、吸水率和放射性核素等3個項目的不合格率上升。其中,發現2批次產品放射性核素不合格,該項目為近3年國家監督抽查中首次發現不合格。
陶瓷磚尺寸有名義尺寸、工作尺寸和實際尺寸。名義尺寸是用來統稱產品規格的尺寸。工作尺寸是按照制造結果而確定的尺寸。實際尺寸是按照標準規定的方法測得的尺寸。尺寸偏差過大,將直接導致鋪貼后陶瓷磚之間接縫不勻、縫線錯位等問題,影響裝飾效果。
造成陶瓷磚尺寸偏差的原因:一是重視產量忽視質量,人為縮短燒制時間,導致尺寸偏大;二是原料配比不合理,造成產品在干燥、燒制過程中收縮比例失控;三是企業出廠檢驗把關不嚴,尺寸檢驗沒有落到實處,導致所報工作尺寸與實際尺寸偏差較大。
吸水率是陶瓷磚的重要質量參數。一般來說,吸水率越低,陶瓷磚的致密程度越高。吸水率不合格,陶瓷磚容易產生裂紋或剝落。吸水率項目對產品的耐用性和其他物理性能有一定的影響。陶瓷磚吸水率項目不合格的原因:一是燒制溫度偏低,燒結程度不夠;二是原料配方不合理,導致成品吸水率不滿足要求;三是企業出廠檢驗形同虛設,導致不合格品出廠。
陶瓷磚的放射性按照輻射對人的作用方式,可以分為外照射和內照射。外照射是指輻射源位于人體外,產生的輻射對人形成照射;內照射是由于放射性核素進入人體內部,產生的射線直接對人體組織形成照射。相比之下,內照射的危害比外照射更大。由于放射性超標可能對人體造成不可逆的傷害,因此國家對陶瓷磚放射性管理比較嚴格,不僅要求所有產品符合《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》GB 6566—2010